首页 > 今日海南

黄惜:让海南槟榔褪“黄”新生

徐莹 今日海南 2016-05-22 08:05:00 0 海南

攻关槟榔黄化病防治,开辟循环生态栽培模式示范园区
黄惜:让海南槟榔褪“黄”新生

  学成归国 奉献琼岛

  ■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微风阵阵,送来甜蜜的槟榔花香;牧草丰茂,惹得羊儿们欢叫不已。

  这幅田园美景来自琼海市九曲江畔,这里是海南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惜带领团队,以种养结合循环生态栽培模式辅助槟榔黄化病防治的示范园区。

  黄惜于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在海南省农科院工作几年后赴德国留学,并在德国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他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但因为始终牵挂家乡的风土人情,毅然以普通教师的身份来到海南大学农学院工作。

  “当年海南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还没有健全,我明知道回来后可能没有课程、没有课题,也没有实验室和科研启动经费,但还是坚持要回来。”幸运的是,时任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海南大学教授林栖凤慧眼识人,邀请黄惜加入实验团队并给予充分的学术自由。不久,黄惜又获得了国家2008年度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资助,用他的话说,“终于找到了立锥之地”。

  有了经费和实验室,黄惜启动了他在海南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他认为,科研不能够脱离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壤。于是他把目光聚焦于海南第一大经济作物——橡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橡胶产排胶机理及橡胶死皮病病理进行研究,还主持构建了一个橡胶基因组信息公共信息平台,让全世界的橡胶科研人员能够在线比对及搜索橡胶功能基因信息。

  2012年,黄惜的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拓宽。在海南,多达百万农村人口的生计依赖槟榔收入,那年3月,在海南省万泉河文化研究座谈会上,海南最大的民营橡胶加工业老板冯启文向他提问:“现在海南槟榔黄化病比橡胶的问题更严重,教授,你能给槟榔治病吗?”

  原来那几年,由于植原体感染、椰心叶甲等病虫害侵害及除草剂滥用等原因,海南槟榔黄化病的发病速度和面积大大加快,由南至北蚕食了大片槟榔园,令广大槟榔种植户损失惨重。

  “海南槟榔黄化病是该有人好好治一治了。”黄惜暗下决心,接下了这个占用了他全部双休日、节假日的重任。起初,他采用了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四环素等药物治疗,但发现该类药物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治疗效果不佳,不为普通农户所能接受,并且以喷洒方式施药不仅吸收效率低,还会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

  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他终于研发出既能激发槟榔自身的防御反应、又能有效抵御害虫和潜在的传播媒介的槟榔黄化专用防护液,并根据槟榔树的结构特点,成功研发出槟榔树干高压注射专用接头和专用注射器。治疗一个月后,原本“老弱病残”的槟榔树抽出了新芽,焕发了新生。

  黄惜理想中的槟榔园应是树木茁壮,鸟语花香,各种生物和谐共处。于是,他与农户签署合作协议,在九曲江畔开辟了以种养结合循环生态栽培模式辅助槟榔黄化病防治的示范园区,不仅拯救了一大批奄奄一息的槟榔树,还为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在示范园区,除草剂被禁止使用,种植大量柱花草用以饲养牛羊,并收集牛羊粪便用以沼气发酵、沼液还田,反哺槟榔和柱花草。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从源头上放大槟榔黄化病的防治效果,还能增加土壤肥力、防止土地退化、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我想,这将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与海南生态建省的发展战略也相吻合。”黄惜期待着这一模式在海南乃至全国推广。

  (本报海口5月21日讯)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jrhn/29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