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历史沿革

水城海口千年往昔

林芷羽 历史沿革 2013-12-23 08:12:00 0

1937年拍摄的海甸溪南岸(今长堤路一带)。 宋国强 翻拍

清末民初的海口地图。

  如今海边的中心城市,追究起来都有一个逃不掉的形象的比喻———蚕食大海。海口千百年来的成长亦是如此,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有人类的行为活动。换句话说,海口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海口,除了南渡江的功劳,还有填海、填滩涂造地的人类行为。

  假设架一台摄像机置于海口上空,摄下千年来的镜头,再用一秒十年的速度快放,那么只消一分多钟,一幕幕沧海桑田大腾挪便赫然眼前。

  海口从最早的几个小沙洲,慢慢“膨胀”,围起了所城,继续“膨胀”的沙洲连了起来,城墙被拆,河道和海岸线越来越规整,直到南渡江上筑起了大坝,拦截住泥沙,今天的海口才大致稳定下来……

  海口陆地出现:

  南渡江入海口变迁

  家住海口府城的邢老先生牵着孙女的手站在五公祠边,观看红城湖延长线贯通工程修建的进度。如今儿子、女儿都住到了世贸、海甸岛,邢老依然固执地不肯离开府城老宅。他指着这条大道向东突然俯下的方向,告诉孙女:“在爷爷小时候,这下面还是江边,一发水就淹了,不能住人的,只有府城安全。”

  海口文史专家冯仁鸿研究认为,海口地区原海岸线东起五公祠,经龙岐村、大英山、秀英村,西至后海角。

  古代山内岭为门东岬角,君尧岭为门西岬角,两角之间就是海门,今攀丹、下洋、九村等地为海港。如今,君尧村还能找到,在美舍路边,其它攀丹、下洋、九村等村分布在国兴大道东附近。内山岭只能估计大致的位置,在高登东街与国兴大道之间。

  “南渡江入海口的数次变迁,才产生了海口陆地。”冯仁鸿说。

  史料记载,隋唐前,南渡江由博冲河入海,冲击形成白沙陆地,出现白沙河。宋代前,先后产生饲马堆、白沙门、过港村、海田村、通津村、胭脂园、关厂村等陆地。之后,白沙外再出现沙洲,称外沙,发展成新埠(新埠,即海中岛屿),形成白沙津。

  白沙津的位置,如今大致跨越在横沟河两岸(今白沙、新埠、堆上之间)。此地又称白沙港、白沙渡、应神港。为宋代琼岛最大贸易港口,货物出入门户,以及宋元水军置镇设防的郡治咽喉重地。

  由于港道屡遭浮沙淤塞,大舟常泊的白沙口成为了宋时著名的码头驿站———“星轺驿”。以至于海南地方文史研究者蒙乐生一直主张研究白沙门,追溯海口最古老的历史。

  宋末元初,迁津建浦,浦滩位于海田,即今海甸,亦是南渡江冲积而成,最初叫“海口浦”。于是这个900年多前诞生的名字,最后成为了海口的名字。

  冯仁鸿研究发现,随着人口增多,海口浦不断扩大,港口码头移至通津,水巷口建成官渡。而此水巷口为老水巷口,大致在博爱路正北的位置。

  此时有三处延至今日的历史,一是北门外至府城出现了海口市内最早的南来北往的大道,其中一段即今天的博爱路;二是元代在今中山路建的天妃庙,而当时此处统称北门外,说明港口渡海的频繁及周边之热闹;三是白沙津出现之前就存在的通津坊(前名迈本),是宋代海口辅渡海码头之一,元水军练兵场所,到清乾隆时称三亚,而三亚村到今天只留下了三亚路。

  海口所城往事:

  老五街与填水成道

  得益于骑楼老街修缮,许多海口市民在博物馆看到明海口所的模型。为了让儿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历史,王梅带儿子观馆的同时,自己也补上了一课。

  明初,倭寇猖獗,沿海村庄常遭抢劫,加之黎民经常起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海口后千户所筑城防敌。

  由《明洪武海口所城位置示意图》得知,海口所城东门在今新民东路与大东路交叉口;南门在今博爱南路与文明路交叉口;北门在今博爱北路与大兴路交叉口。

  这个城是什么样子呢?城墙“周围五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阔一丈五尺,雉堞六百五十有三,窝铺十九,辟四门”。所城大体正方形,除东北临大海,筑石岸九十丈外,环城浚濠。

  所城里,便由最初的东西所路和南北所路,因弘治年四牌楼的兴建发展为五条街:四牌楼至东门口的东门街;至西门口的西门街(最早铺筑石板路面);至北门口的北门街;至龙牙巷的四牌楼街;龙牙巷至南门口的南门街。再后来,又建了一条东连四牌楼街,西通马房村的贸易集市街。

  建成前,所城南门外有双塘尾路,是海口至府城的必经之路,但因途经美舍溪支流,常为洪潮所阻。后建迎恩桥,即解放初还残存的南大门桥。所城西浚濠外有关厂村(清海关所在)和盐灶村(南渡江最后冲积形成的“银田”之地)。所城北门外是南面铺宇,北临大海,后海边陆地扩大,北门铺宇也起来了,有了环海路(路北称环海坊,清开埠后,天妃庙前辟大庙前路,把环海坊划成东西两坊)。所城外东北角的水巷口是海口最早的渡海码头之一,沿海岸线建铺宇形成毓秀坊,码头外出现龙舟墩。

  现年80多岁的琼剧作曲家吴梅说,他小时候还看过龙舟墩端阳竞渡龙舟。而以前去府城,过双塘尾路,走今天东湖里过五指山路去大英山,穿一个校场,再走大致今天硕勋路的位置。直到日本人占领大英山建机场,去府城才拐龙岐村。此为后话。

  《示意图》上所城东北外、西北处皆是一片片外沙,西及西南东一块、西一块,不知道是滩涂还是水塘。吴梅说他小时候还经常在今人民广场一带抓鱼虾,可见此处长期为泽地。

  而那些桥、溪、小河,多填成了今天的路。清代,城南门外迎恩桥倒塌,顺便填了桥下的流水;城东门外,壮观的白沙东西两桥,其称仙桥的西桥遭水冲圮,桥塌成路;水巷口萎缩成一条小河,后也填成了石板路。

  近现代历史风云:

  拆城填濠拦海

  仔细看清末民初的海口地图,得胜沙真是一片沙,有外沙河将其与南边的关厂、盐灶,以及东面的天妃庙一带陆地隔开。外沙河在民初因河床淤浅,填成了陆地,称古街后和外沙后,现在是富兴街和得胜沙后巷。西北角上的椰子园可能是424医院(现在叫眼科医院)。此时新港码头还未成气候。

  1912年民国建立,置海口镇。1926年(民国十五年),海口镇从琼山县分出,设立海口市政厅。

  吴梅听父辈说过,1923年开始拆明海口所的城墙,拆了几年才拆完。1926年,没了城墙后房屋大面积翻新,骑楼便盖起来了。

  冯仁鸿著《海口市陆地形成与街道沿革史》中记载,拆城前,海口城内外街道多系五六米宽的石板马路,拆城后扩建成能行驶汽车的街道,部分还铺上了水泥路面。

  除了老街扩建改名,又填掉了许多水域。如填掉牛皮塘为永乐街;水巷口填建,加宽至9.5米,和港口街合并为水巷口街;已被称为外沙溪的水,也是拆城后填建铺砌石板;南部拆城前多系池塘沼泽之地,拆城后,建起了中山纪念堂及住宅,称文明路。

  据说拆城前,由于长期倒垃圾侵蚀河面,陆地不断扩大,1925年将拆城的方块大石头筑长堤堤岸,长堤便成为当时的海口港码头。城外东部在拆城前已建住宅,后填濠建路,有城脚路、龙文坊路;城西部拆城后建了铺宇,扩路铺水泥改名新华北路;城西浚濠外永兴街是民国后在东厂村便填塘汜建街,名塘畔路。

  冯仁鸿说,1939年日军侵琼,强迫市民开建今海府、海秀两条公路,扩龙华路,直至1950年解放;解放前的5年海口城市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1950年4月23日海南岛解放,6月,海口镇脱离琼山县,重新设市。此后与水域有关的建设有:解放路西延,填塘建街,分为解放东、西两路;和平路一带解放前多属农田、坟地和水洼地,60年代建路,分南、北两段;大英山开辟人民公园,公园前挖东西两湖;城西古铜锣园填池塘沼泽扩建成大同路;大同路东原系一片沼泽地,解放后建成人民广场;1965年4月至1966年元旦前,全市动员,将古老、淤浅了的盐灶港和沙土港填建成滨海大道,把海口外、内港连接起来。

  查阅当时的报道,滨海大道亦是防洪大堤,道北多海水。住在长流镇上的叶先生说他小时候来海口玩,整个世贸一带都是拦海的养殖业。直至海南建省办特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贸、世贸填水搞建设,才成了今天的模样。

  城北长堤路向东西伸展,1960年,西路是海口内港货运码头之一,东堤后来喷砂填建,接通了和平路;人民路是在拦海大坝工程基本完成,1969年10月人民桥竣工后开辟的,从大桥至白沙门还不横跨鸭尾寮、白沙门两溪。即使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海甸岛仍是东一片水塘,西一片沼泽。(文\记者 刘贡)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lsyg/069bdd984bd807311230aac487b74c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