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游记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M27****7631 游记 2019-12-31 23:55:04 0 骑楼 海口 标签 标题 中山路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海口 、 五公祠 、 中山路 、 苏公祠 、 天后宫 、 骑楼老街

前言

儿时常听爷爷坐在摇椅上说着几十年前海口的变迁:比如,以前家后面是一大片原始海滩,彩色斑斓的小鱼被浪花拍打上岸,礁石里的螃蟹从来不会躲避人;比如,以前的金牛岭后面修建了一条铁路,当时爷爷和几个朋友还一起参与了修建铁路的工程,奶奶骑着自行车翻过那片高高的山坡只为送去一份午餐;比如,如今的明珠广场在最早的时候是非常大的车站;比如,曾经海口的市中心仅仅只有钟楼和解放西,就连当时的家里,连买菜都要走很远的路......我在这片土地长大,却只能够从老人家只言片语中感受海口的变迁,为了探寻这片土地的故事,标志景点到大街小巷,我都乐于去了解、去追寻......于是!我拉上了三五朋友,甚至一些朋友我并不认识,大家都是在海口生活好几年的,有福建、也有广东、还有吉林的朋友,大家背起相机开始出发,在熟悉的城市里,寻找一段陌生的探索!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行程安排】如下:五公祠——钟楼——水巷口(午餐)——东门/西门——中山路——下午茶行程中许多景点,有我们非常陌生的,也有非常熟悉的,有的地方经常路过但从来没有走进去探索过:比如在海口生活二十多年却从来没有进过五公祠;经常路过水巷口却不知道里面弯弯绕绕里到底会有什么;热闹非凡的东门和西门,却从来没走完过这条街;自认为了如指掌的中山路街道里,平凡的店铺里却别有一番天地......

红墙内的“海南第一楼”

早上8点,吃了一碗老机场后安粉开始给这阴雨天注入了无限的热量~骑着共享的小黄车到达【五公祠】。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即使是生活了二十几年,却有许多人仍未来过五公祠。记忆力这片红墙,锁住的又怎么仅仅只是那个时代的历史?五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 、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将这里作为海南文化的发源,一点也不为过。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最吸引我的除了这里面供奉的几位仙人,还有两颗近百年久的鸡蛋花树。正巧这几日寒流刚过,微冷的空气在与这交错的枝丫竟然有一种穿越回百年以后的感觉。

五公祠内有着各式各样的碑文,或许是碑文实在太多,不甚兴趣,倒是看到几位外地来此的老人,会弯下腰来逐字解释碑文的意思。千碑万碑,都不如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五公祠内有着如今最为完整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这是宋徽宗赵佶在37岁时做下的,特此仍令京师神霄玉清万寿宫刻诏于碑,以碑本赐天下。我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也能看出宋徽宗写的一手好字。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古钟新声·钟楼

我从小居住的地方,离钟楼并不远,在每一个海口的清晨除了可以听见轰轰渡轮的声响,还有钟楼阵阵洪亮的钟声。这里曾是老海口地标,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小学时受爱国主义教育,见过当时日军侵华的照片中,印象最深的其中一张黑白照片,是日军占领了海口后,第一件事就是在钟楼上高高插上日本国旗。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现在的钟楼旁的长堤路仍然是人流量最大的商圈之一,附近随处可见悠闲的海南人下棋、散步,时常可见回岸的渔船和在路边卖鱼的小贩。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毓秀威尼斯·水巷口

海口的“水巷口街”,原名毓秀街,后因为河流到街口而改名。西侧是海口最早的渡口码头,曾经这儿可被誉为“海口威尼斯”,随后在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市,河流被填,修筑了道路,才有了如今的样貌。这一带的骑楼最早在清朝末年出现,繁盛于民国时期,经过翻修后的骑楼仿佛现在还能看到当初的繁盛与沧桑。当地人告诉我,这里还叫“康熙街”,说当初康熙来到过这儿。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有时最为海南人的我都不得不怀疑,海南的美食真是千奇百怪,即时是看起来简单又清淡的菜肴,却可以做别具一格的辣味。就说这一碗汤,是用海南本地白胡椒与高汤熬制,胡椒的辣味可以掩盖住猪杂的腥气,一口汤喝下去,胡椒的辛辣从舌尖到全身,就是这样的味道!再说这米饭,绝对海南本地米,颗粒分明,偏硬。如果是喜欢吃海南的猪脚饭和牛腩饭的民众一定也大爱这样的标配~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水巷口的美食除了辣汤饭还有炸排骨,以及各式各样的糖水面......在双创后的海口,这样的老字号口碑美食反而在海口市民的心中更加深刻。水巷口有一些屋子虽然已经没有人居住,但时间却没有掩盖住当初老骑楼的风华。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我们一路走,一路逛,看着这些窗台,我又不得不想象当时的绅士或淑女坐在这阳台,看着报纸、喝着下午茶,又是何等的景象。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树根盘绕着的门柱,天花板上的雕花不难看出当时这儿的住户是何等的富有,祖屋背后又发生了几代传奇故事。

丁村万人海鲜广场

正巧到了午饭,前往丁村去吃海鲜,从网上对比了几家店,最后选择了,网红店··阿浪海鲜霸王岭8号,这家店确实没让我们失望,海鲜的加工价格都是明码标价,并且海鲜都是现买现杀的,所以煮出来的味道非常的合适,很棒、很好吃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南洋遗韵·中山路

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 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中山路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梁安记”、“广德堂”、”王昌行”等都是当时较为有名的商号,除此之外的“大亚酒店”“泰昌隆”等综合型娱乐场所都在这一带的骑楼里。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中山路在康熙年间原名“还海坊”,后改为北门外路,后又改为大街。民国十三年,改名为中山路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从1924-1936年期间这里是商业最繁荣的时期。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中山路

回想起小时候,骑楼这条街简直是集全海岛人民生活一体化的农贸大集市,从布艺到米行,只要能在骑楼里有你找不到的,那么整个海南省都不会有了。或许连许多老海口都不知道,这一座座骑楼下的故事。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中山路

曾经孙中山身边的中文秘书——林树椿,是海南文昌龙楼人(就是现在建成的航天发射基地的龙楼),他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是老同盟会会员。1919年,28岁的他已经是一名众议院议员(民国档案材料显示),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中文秘书,而此时的宋庆龄担任英文秘书,与林树椿是老乡加同仁。在宋庆龄与孙先生的支持下与清朝爱新觉罗·恒荣结为连理。(她的祖父爱新觉罗·溥倬是宣统皇帝的堂弟)。以此这位末代格格的后半生,都是在骑楼里渡过。恒荣来到海南后改名赵秀英,隐姓埋名飘零孤岛,为了生计在狭小的餐馆里迎来送往,被老海口们叫做“北京婆”。2003年1月26日离世,享年98岁。这一段身世,直到她离开人世前才逐渐被人所知。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中山路

走在骑楼里,寻找着骑楼背后的故事,我不禁又感觉这一栋栋骑楼背后,延续着的又是老海口怎样的情怀,又是这座城市怎样的记忆。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在中山路,有座天后宫。这个天后宫始建于元代,是海南目前规模最大的妈祖庙。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1858年,晚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把海口作为通商口岸,海口成为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从此,各国十三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在海口有许多“招工馆”,开始招募契约华工,运往东南亚,为他们开荒拓土。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走在中山街,眼前一幕幕仿佛回到当初民国时期。往来的洋商与本地小贩往来期间,酒楼里觥筹交错,钟楼的码头船只络绎不绝,卸货的工人,上岸归乡的华侨无不上演着当时海口的一幕幕故事......现在的中山路开了许多博物馆,除此以外,海南当地的特产小店也再此落户。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比如这家儋耳黑糖,这里面的黑糖和海盐都是遵循古法制成,包装简单但不庸俗,很适合当手伴礼带回去。隔壁的老船长船木店,里面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从船木家具到椰子壳灯饰,再到贝壳打磨后的筷架,价格不贵并且质量都很好,是不错的伴手礼。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骑楼老街

在海口的骑楼街道、甚至是博爱路里,各式各样的批发、过年的对联、年画的店铺都是街道里的一道道风景。有一段时间政府为了改造骑楼老街,这样的许多店铺纷纷关门,但近期又如雨后春笋搬开张了起来。或者这才是老海口应该有的味道。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骑楼老街

骑楼走道下的炭画家。

海口~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 海口游记攻略

骑楼老街

曾经的老海口,走在骑楼街道上总能看到一排排这样的炭画师。一个小桌板、一个塑料小板凳,就是他们的“店铺”,一张画板、一副画具、一张老照片,就是他们一整天的工作。炭精画是我国一项传统民间美术技艺,俗称“炭画”、“炭像”,长于写实。作品或黑白、或彩色,色调柔润,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炭精粉轻如尘灰,炭画艺人用胶布缠紧毛笔笔头,只留出或粗或细的笔尖,沾取炭粉涂抹作画。在一张素描纸上,参照相片比例,用铅笔在纸上划九宫格,从眼部画起,用铅笔勾勒人像轮廓,再用炭粉涂抹。炭精画的步骤简单,难点却在于对炭粉浓淡色度的把握。炭精画起源于清朝年间,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炭画在海口刚刚兴起,老街新华路、中山路上每天都能看到许多画师在画炭画。在那个还没有普及相片的年代,一个人一生临末了,能求到一副逼真炭画实属难得。
 这些传统艺人不依不饶固守着的旧行当,绝不放弃手工炭画,我想它毕竟代表了一种古老的情怀。炭画能够保持百年不变,就连我家里都挂着家中两位长辈的炭画像。自从政府规划修缮骑楼时,许多这样的炭画画家已经不见踪影,但最近的骑楼街头开始陆陆续续又重现了几位炭画家在街头。作为海口长大的年轻人,看到这样的手艺与景象又能再现,传统的手艺没有就此消失,心里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要说的

作为一名90后热爱旅游的少女,大学期间我去了非常多的城市,从重庆到长沙,从张家界到云南,相比于景色,人文风情(美食也算一部分啦)也是旅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中,开始一段陌生的旅程,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一切都是那么好奇,一路上吃吃喝喝嘻嘻哈哈。或许三亚的海景吸引了国内外无数人,但海口的人文故事与美食才是最吸引我的。所以!探索大街小巷的口碑美食就是我的终极目标!!

我有美食有故事,你来吗?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y/yj/e3277753021cd763d2b454cd30444fa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