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特区 > 新闻资讯

海南自贸港:勇立潮头扬劲帆

莫中圆 新闻资讯 2020-12-03 17:09:00 0

“十三五”时期,海南坚定不移推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
勇立潮头扬劲帆

■ 海南日报记者 金昌波 陈蔚林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被赋予非同寻常的意义。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2020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给予充分肯定,让海南人民备感振奋、深受鼓舞、倍增干劲!

“十三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第一至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多个重要场合、重要节点,就海南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从“加快探索”到“加快推进”,再到“顺利开局”以及发挥“引领作用”,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指示要求,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厚望。

亲切关怀,激励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五年来,海南斗志昂扬。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央12号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海南答卷。

五年来,海南行稳致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穿越千年的全面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实现顺利开局;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海南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正着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省委书记沈晓明在12月1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扎实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风帆启航再驰骋,大海扬波作和声。迎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乘风破浪吧,海南自贸港!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迎来首票原辅料“零关税”货物:12月1日0时26分,海口海关所属海口美兰机场海关成功受理一货值381.3万元的气象雷达收发机申报进口手续。该批货物经海关快速放行后投入生产使用,免缴税款53.02万元。

这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张“零关税”商品清单正式落地实施。

最近半年来,像这样的“首单”“首张”“首航”“首笔”“首个”“首例”,在海南接连不断——

6月1日,《总体方案》公布当天,“中远海运兴旺”轮成为第一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如今,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的国际船舶达21艘;

7月初,海南自贸易港首笔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完成,海口高新区赛诺实业公司仅用10分钟即完成跨境贸易收付款;

11月8日,Y87425大型全货机航班满载110吨货物从海口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空货运航线开通。11天后,首艘免担保进境自驾游艇在三亚入境;

……

每天都有新举措,每天都比昨天更开放,这就是当前海南自贸港最真实的状态。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就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的。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充分利用自贸港优势,努力率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推进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发展。

通过狠抓贯彻落实,海南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礼包”抵达、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第七航权试点开放、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政策相继出台……一批重要政策逐项落地见效,海南自贸港建设落实早期安排、实现早期收获。

从领事业务“一网通办”,到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联审联检一体化;从全国首单沪琼自由贸易账户联动业务,到自由贸易账户下外资股权投资便利化监管;从搭建国内外媒体互联平台,促进招商及旅游发展,到境外电视频道传送审批及监管新模式……屡屡“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案例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悉,“4·13”以来,海南深入开展了省域“多规合一”等多项改革试点任务,相继发布9批91项制度创新案例。“优化事业单位对外籍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案例,被列为全国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4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复制推广。

一项项制度创新案例,汇成一股股强大推力,将海南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线开通,洋浦-南太-澳洲集装箱航线为海南乃至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国家的椰子、原木、牛肉、矿产和生活快消品贸易提供快捷、高效的海上直航路径;

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开出国际最新肺癌靶向药物普拉替尼在审批国之外的全球首张处方,家住海口的肺部肿瘤患者赵先生成为美国之外首个使用该药物的患者;

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落户海南,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在海南自贸港独立办学;

……

贸易更加自由便利、投资更加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自由便利、人员进出更加自由便利、运输来往更加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更加有序流动,随着开放脚步越迈越前,海南正成为我国最开放、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地区之一。“4·13”至今,全省共引进人才20.1万人,《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提出的“到2020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人左右”初期目标已经完成。

与此同时,2020年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省四套班子领导悉数出席、直接开到基层的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向外界释放出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强烈信号。而聚焦创一流营商环境,海南提出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六要六不准”。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海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市场主体纷至沓来,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新增市场主体20.1万户,其中新增企业9.87万户,同比增长106.66%,增速居全国第一。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超过113万户;2019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5.23亿美元,增长107.8%,连续两年翻一番。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新设外资企业540家,同比增长130%,实际利用外资5.89亿美元,同比增长88.2%。

“海南自贸港建设令我们很振奋,政策很有吸引力,投资海南迎来重大机遇。”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傅楷德说,“我们将加大在琼投资,抓住新机遇加快推动中法两国国际合作。”

2020年8月12日至15日,来自37个国家的73位驻华大使以及驻穗、驻沪领事官员集中访琼。这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驻华使节集体来访活动,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海南自贸港的高度关注和期待。

可以说,海南自贸港建设实现顺利开局,成为“十三五”时期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大亮点之一,极大地传递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积极信号。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11月24日凌晨,文昌航天发射场周边的观测点人头攒动,大家翘首盼望着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太空。

4时30分,当耀眼的火光冲破寂静的夜空,人群里爆发出长久不息的欢呼声,文昌市龙楼镇居民薛秀娇激动得忍不住赋诗一首:“长征火箭雄赳赳,护送‘嫦娥’奔月球。大器巡天国梦就,神州处处尽风流!”

2020年的秋冬,“陆、海、空”三个领域喜报频传,除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还有“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7000多名育种专家再次聚集南繁基地研究农业新品种……不仅反映出海南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海南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基础和比较优势。

“十三五”期间,海南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条条高质量发展的“海南路径”铺陈琼岛;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海南故事”传遍四方。

11月25日,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乐城分院里,国内首位使用GD2单抗靶向药治疗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7岁的上海女孩小凡刚刚顺利完成第一疗程。她的母亲满怀感激:“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优惠政策,免去了我们出国治疗的奔波之苦。”

引进境外创新药械、促进医疗消费回流,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海南医疗旅游这一新兴产业迅速发展。2020年前10月,园区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6%,进口临床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总额增长13.7倍。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医疗旅游产业成型,到深海科技、南繁育种、航天科技等“海陆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从离岛免税购物“火火火”,到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从航运服务加快发展,到飞机维修基地加快建设;从重大新药创制成果产业化,到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业务扩面提速……

海南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鼓励和引导资本投向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占海南投资的比重从2015年的50.78%调整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约40%,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同期,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这“一降一升”,凸显海南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也是海南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印证。

在旅游业方面,离岛免税新政红利释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自7月1日新政实施至11月20日,离岛免税销售146.4亿元,同比增长207%,平均每天销售额超1亿元。总里程997.9公里、连接线总里程442.7公里的环岛旅游公路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届时将贯穿沿海12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有机串联沿途特色海湾、特色海角、特色小镇和旅游景区、滨海度假区等,推动海南旅游在资源整合、要素集聚、投资建设、业态创新、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产业发展持续加速,三大科技城建设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海南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同比上年增长114%。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金融、航运、康养医疗等产业不断壮大。以洋浦为例,该重点园区一共开通了33条集装箱航线,其中外贸航线13条推动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56.5%。

在热带特色高效产业方面,海南进一步调优种植品种结构,分类推进椰子树、橡胶树、槟榔树“三棵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鼓励渔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同在洋浦,海南澳加粮油年加工100万吨国际粮油产品加工贸易项目近日正在加快上马。项目负责人张春晨说,自贸港政策让项目竞争力更强,只要将进口国外原料在海南加工生产,增值30%后进入内地市场便可免除关税。

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用足用好自贸港政策红利,干事创业的氛围在全省各个重点园区同样浓郁——

江东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为入驻企业配备“商务秘书”,打造招商引资“强磁场”,前10月吸引2692家注册入驻;

崖州湾科技城聚焦国家海洋战略和种业安全战略,引进上海交通大学等设立研究生分院或研究院并正式招生,德国KWS等15家种业企业入驻并推动种业产业生态链初步成型……

11个重点园区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正成长为成为承接海南自贸港政策,承载高质量高标准项目投资重要平台和载体。

建设海南自贸港,既要注重加快有形的硬性投资,也要注重加强“软件”提升。在新的产业、新的商机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海南不断提质升级的基础设施也为此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5G网络实现“县县通”,4G网络、光纤宽带进村入户;“田”字型高速网全面贯通并向“丰”字型迈进,琼海博鳌机场正式通航,美兰机场二期、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建设快速推进;红岭灌区主干渠全线贯通,迈湾水利枢纽工程、天角潭水利枢纽工程、琼西北供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现代海岛型水网加快形成;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推进首个省域智能电网示范区建设,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至62%,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路网“网”起新世界,光网、气网“网”起新生活,电网、水网“网”起新动力。11月8日,一班满载110吨货物的大型全货机航班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起飞,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两天后,这班货机又承载着欧洲货物回到海口。这是海南自贸港首条洲际航空货运航线,畅通了海南与欧洲商品贸易往来新渠道。海航集团执行董事长顾刚说:“这一航线的开通,为海南自贸港构建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建设航空物流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生态环境持续保持一流

12月1日起,海南全面“禁塑”!

“禁塑令”的实施,意味着我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饮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禁塑”,一如既往地践行着海南的生态理念。省禁塑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禁塑”工作是海南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态环境质量的现实需要,“当前,我省正大力培育发展替代品,将于2022年至2023年前后形成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完整产业链。”

瞄准海南发展绿色产业的机遇,今年初,海口市裕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海口高新区。目前,该公司总投资4亿元的项目厂房建设竣工在即。未来,这里将建成兼具生态和先进制造特性的植物纤维制品及高端纸质包装产业基地。“海南全面‘禁塑’,又有自贸港政策加持,为我们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项目负责人花杰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近年来,海南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的样板间。

特别是“4·13”以来,一批同“禁塑”一样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标志性工程落地。

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不断加快,生态搬迁、成立国家公园管理局、印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等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各项任务稳步推进,逐步为我省摸索一条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搬家了!”11月24日,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村民符永清和左邻右舍们,迎来了乔迁新居的好日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白沙高峰村生态搬迁安置点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包括符永清在内的23户高峰村村民,成为首批乔迁村民,正式搬出近60公里外的旧村址,开启崭新生活。

迎来更好发展的,还有密林中庞大的生物种群。自2019年4月公园管理局挂牌至今,海南热带雨林区域内已经发现了9个植物新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灵长类动物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逐步增长,从40年前仅存两群不足10只增加到如今的5群33只!

从2018年开始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工作,同样一路前进一路收获。我省连续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并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5.15万辆,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3万辆的推广目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省汽车保有量的3.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6个百分点。

海南生态环境优良,同时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对此,海南坚持以最严的规划、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10个专项督察组,对各市县(含洋浦)开展为期一百天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督察。

截至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221项,完成率92.1%。今年10月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20项,完成率90.9%。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105项,完成率90.5%。

在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下,海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例如,在大气质量方面,2017年PM2.5浓度均值每立方米是18微克,2018年是17微克,2019年是16微克,实现每年下降1个单位的目标。今年前三季度,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为11微克,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9%。

山水显决心,生态前行之路,没有“暂停键”。海南将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先行一步,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表率。

普惠民生厚植人民福祉

标准化游泳池、标准化运动场、满目葱茏的劳动实践基地……站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学校校园里放眼望去,处处生机勃勃。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令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借海南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开展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之东风,湾岭学校4年多里获得近3000万元资金支持,全面改造了校园硬件,音乐室、电脑室、图书室、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部署安排下,各地各校开始普及中小学生游泳教育,全省计划建设游泳池300个,目前已竣工284个、仍在建16个。湾岭学校标准化游泳池的建设为学生掌握游泳技能,打造健康阳光、好学上进、勤劳诚信、文明朴实的特色印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补齐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海南一方面盘活存量,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带动增量,启动“一市(县)两校一园一院”优质资源引进工程,从人员编制、办学办医经费等方面支持海南教育和卫生系统筑巢引凤,高位嫁接优质基因。

截至目前,全省共引进国内外优质学校103所、优质医院49家。前不久,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的黎女士在当地医院接受了上海专家的手术治疗:“没想到足不出岛就治好了大病,现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不仅名校越来越多,名医也越来越多了!”

民之所向,政之所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提升百姓的获得感,海南着力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有4106万人次享受了医保待遇,604.86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7.99万人次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48.11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各项社保医保待遇逐年稳步增长。

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海南通过推进脱贫攻坚、扩大就业岗位、提高薪资待遇、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实现5个国定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4.9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推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其中2019年增长8%,高于经济增速。

提升百姓的安全感,海南成立13个相应的风险防控协调工作小组,分类别、专业化扎实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有力实施,并以千钧之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两轮禁毒三年大会战,深化平安海南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为了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共享海南自贸港建设红利,海南从2016年起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同时加快安居型商品住房、公租房、人才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给本地居民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住房保障……

儋州市南丰镇中心学校教师吴兴儒日前在那大镇某商品房小区签约购买了一套商品房。政府安居房补贴和开发商打的折扣,一共为他节省了约32万元,“一个乡村教师能在主城区买房,我以前想都不敢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百姓从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在红利,势必更加主动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贡献。近年来,我省干部群众以覆盖全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推动海南社会文明大行动走向深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上新台阶。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一个个民生工程的有力推进,给了每一个海南人追赶时代的底气和动力。从爱国奉献到爱岗敬业,从友善互助到明礼诚信……文明新风吹遍琼岛大地,奋斗之势雄起南海之滨。

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距离2021年春节越来越近,琼海市博鳌镇沙美村党支部书记冯锦锋也在加快工作节奏:“春节就要开张营业了,最近要加大宣传力度。”

冯锦锋说的“开张营业”指的正是沙美村里的新项目:主打特色小吃和精品民宿的村落集群。

2019年,沙美村“两委”干部远赴陕西考察调研,对接上了一手打造了乡村旅游成功样板“袁家村”的陕西袁家村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今年项目成功落地,村集体将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获得收益。

从一个治理能力弱、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村庄,到成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外宾连连称赞的“田园会客厅”,再到如今瞄准乡村旅游不断升级的特色景点,沙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正是“十三五”以来海南基层党建工作的写照。

博鳌镇党委委员钟泽璐介绍说,为了一改沙美村党支部过去的软弱涣散,琼海市委组织部紧抓沙美村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引导,宣传教育,推进沙美内海全面退塘还田还林还湿,恢复了原先生态和景观功能。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回望“十三五”,海南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专题活动以及启动覆盖全省范围的“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提升“七种能力”,在全省上下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省委下发《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迅速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明确“五级书记齐抓防控”的八项具体举措任务。正是因为有了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筑牢战斗堡垒,我省较早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最终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

在通往乡村振兴的路上,省委选派的8583名优秀干部,组成2758支乡村振兴工作队下沉镇村,开展乡村振兴“十抓十好”工作。海南也成为全国唯一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队镇村全覆盖的省份,为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坚实基础。

11月2日,以“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早期安排情况”等四个专题为重点的2020年“4·13”专项检查正式启动,全省19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48家省直单位,5家法定机构以及两家已实现派驻覆盖的省属企业、7所省监委已派出监察专员的省属高校都在检查之列。据悉,作为我省政治监督“一号工程”,“4·13”专项检查已经连续开展三年。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巡视就跟进到哪里,自觉把聚焦点、着力点放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和具体工作中。“十三五”期间,海南以10余轮巡视加强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海南落地落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截至目前,七届省委已巡视党组织119个,覆盖率达81.5%。过去五年来,海南不断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猎猎党旗红,领航新征程。迈进“十四五”,海南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与决心,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新征程打造主力军、夯实主阵地、挺起主心骨,谱写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

(本报海口12月2日讯)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zmg/zymyg/3ba708476864871ecb19fb21838760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