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快讯

【原创】认识篇:从《评估指南》看幼儿园体育

大王老师的宝贝 快讯 2022-02-26 10:20:43 0 幼儿 体育 幼儿园 能力 身体
近日,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习与解读热潮随即掀起,我们也在认真的阅读学习之中。与过往相比,评估指南的颁布进一步明晰了幼儿园办园的方向与方法的问题,无论是评估理念还是评估的要点以及评估的方法都有了较为清晰的明确。基于评估指南的学习与理解,对于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手段也将会有一个新的提升。

当下,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最值得让人关注的一个现象并不是运动能力降低或体质不高的问题,而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身体活动缺失,背后更是对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的严重缺失。正如我们常常从周边人身上所感受到一样,多数成年人的运动锻炼并非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更多出于各自不同的功利性目的,或减肥,或康复等等,其本质上并不是因为曾经接受的体育教育培植留下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更多是因为自身生活方式不健康所导致的身体抱恙压迫所致而已。体育运动在很多人成年之后的存在比重和身体发展的轨迹恰好形成反向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说身体运动能力和体格状态越强的时候,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愿与行为反而越少,多数人是在中年之后,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体格状态逐步减弱,甚至体态与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体育运动的意愿与行为才开始逐步增强。正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现状,大家反而觉得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在很多教研和培训的场合和老师们探讨这个问题,问到大家“你为什么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家常常会以“没有时间”“工作和家务繁忙”等等客观条件来回应,而不会触及自己潜意识里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理解和内在需求。所以,我们虽然从幼儿园阶段就提出要“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但事实是很多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的确是拥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但并未真正的葆有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更没有我们期待所积极主动的习惯。所以我们常说多数成年人运动的背后往往都是基于自身功利的动机,而不是真正的要去享受运动的乐趣。但儿童不是,儿童天性好动,无论是生活还是游戏中各种探索行为,都是伴随着身体运动的存在。所以,暂且不谈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单就如何持续呵护并保持好幼儿好动的天性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作为。

“评估指南”中在“科学理念”中重点考察两点:首先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其次是“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不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的课程。”对于这些话语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规程、纲要还是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都反复提及,评估指南只是再一次强调了这些理念的重要性。

回到幼儿园体育的认识层面,我们需要对照评估指南来进行一下梳理与反思,比如在规律方面:幼儿身心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规律是否并重,还是更多偏重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规律?我常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幼儿园体育到底是在简单模仿中小学体育还是在建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的幼儿园体育?众所周知,中小学体育在各学段中的存在更多是一门学科课程,更多是一种互补性的存在,而幼儿园体育则不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而两份指南中都特别强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那么,生活和游戏之中是否能够实现幼儿体育育人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幼儿运动兴趣、运动概念以及运动能力的学习与发展促进?

分科教学的近现代学校体制中,学科化的学校体育实施模式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们习惯性的把体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看待,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在幼儿园,体育也是一种从理念到行为上割裂的存在。即使是在当下自主游戏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各类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的背景下,大家在尝试从高结构高控制的户外活动向低结构自主性户外游戏转型的同时,内心也常常的存在一种焦虑:这样的活动方式是否会降低儿童运动的强度?是否会削弱体育育人特别是育体的功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困惑,但自2009年开始尝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至今,从孩子们活动中的行为表现逐步消除了这种困惑,进而更加坚定了在幼儿园阶段应将体育与游戏、生活相融合的课程方向。这种融合并不是仅仅只是体现在幼儿园体育以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理解,而是我们需要从“生活体育化”的角度来思考与实践的融合,即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去重视幼儿身体与运动能力的发展,通过给与幼儿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更多的身体参与方式与密度来促进幼儿体育的目标达成。换句话说,幼儿园体育不再是一味强调通过“机械运动”的体育手段去实施,而是更加注重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运动”的过程与结果。

《人类动作发展概论》一书中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维度“认知、情感、身体、动作”,同时也强调四个维度的发展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认知、情感与身体、动作的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关联,既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导致反向的抑制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幼儿通过肢体动作使身体参与的各项活动中的经历,这些经历对幼儿所形成的的认知与情感,往往决定了接下里幼儿接下来的参与动机与过程。所以,关注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幼儿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如何避免成人潜意识中常用的竞技体育模式造成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形成并不美好的体验经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实中,这方面的问题仍处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屡见不鲜。

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生长”与“成熟”的过程,即“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如何衡量评判?这些年大家都在寻找和研发适宜的工具与手段。最常见的就是拿着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测试手册》(幼儿部分)进行测评工具的研发与测评方式的探讨。当然,质疑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包括我在内。也曾带着老师们尝试着去做测评,但在对测评过程中孩子们的状态与测评结果的数据分析中,我们最终放弃了这种测评与评价的手段。《评估指南》中谈到“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当然这里的指向是不能用直接测查幼儿的方式来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否可以理解为禁止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尚不能妄下结论。但即使要测,也是需要考虑工具与手段的适应性问题。但这毕竟只是结果层面上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过程性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更好的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生长”与“成熟”,单纯依靠“放羊”式的自主游戏显然也是不行的,幼儿还是需要通过“教”与“学”的过程来实现其自身运动经验与运动能力发展最大化的目的,只是幼儿园体育里的“教”与“学”不同于其他学段运动技能的教学过程,更多是直接教学与间接教学的结合,甚至间接教学的过程更加多一些,渗透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比如各类环境创设中的运动环境体现等等。

所以,今天我们在落实幼儿园体育的育人目标时,在构建与实施适宜的活动与手段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前教育规律之中去反思与重构,真正理解影响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内因”与“外因”,重视幼儿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创设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与内容,而不是简单的模仿与迁移。下一篇,和大家来分享一下从实施层面上的思考与建议。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jy/kx/ac4c262e9193879616d9c09d4daf35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