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黎族音乐痴人王文华

梁舒婷 文化节庆 2013-09-30 09:09:00 0

  海南百年文化背影

  王文华(1944-2004),海南保亭人,著名黎族音乐家。他毕生致力于黎族音乐创作、学术理论、民间音乐采集等,创作出脍炙人口的《海南岛,我可爱的家乡》、《欢迎您到五指山》、《甘工鸟》等歌曲、歌谣,被称为海南的“王洛宾”。

  从1959年至2004年45年间,王文华采录了黎族5大方言区民歌1000多首,搜集了器乐曲3百多首,并创造性地以国际音标注音,标注黎族民歌,为濒临失传的黎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做出巨大贡献,其音乐建树和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当代音乐名人大辞典》、《中外名人辞典·共和国卷》、《海南名人传略》等。

  2004年5月30日,被誉为黎族音乐“王洛宾”的王文华在五指山家里病逝,年仅60岁。在去世前一天,王文华还在笔耕不辍,准备将搜集整理的黎族5大方言民歌整理成文稿,猝然离世,让人无不惋惜。

  日前,海南日报记者拜访王文华家属和生前好友。回忆起王文华,他们无不用“痴迷”二字形容这位音乐家。青年时代,王文华为音乐梦想挣脱家庭束缚走出大山,中年又舍弃城市繁华返回山区,奔走在乡间村落,搜集、整理和创作濒临失传的黎族民歌乐曲,被众多黎族音乐界权威人士视为黎族音乐传承的“奥雅”(头人、长老)。

  大山里爱音乐的孩子

  1944年的清明节,王文华出生于保亭什玲界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什玲坐落在云雾缭绕、山水迤逦的七仙岭脚下,地处黎族和汉族居住区的分界,在保亭享有“民歌之乡”美称。王文华在黎歌苗韵的耳濡目染中长大,6岁起就向村里的民间艺人王亚华学吹唢呐,很快就显露出音乐天赋,跟随村里的传统八音队走街串巷,参加各种红白喜事演奏。

  小学毕业后,王文华考上了保亭中学实验班,这对于世代以打猎务农为生的农民家庭里,是天大的喜事,他也被村里孩子视为读书榜样。离开家乡到县城后,繁重的学业和陌生的学习环境也让他对家乡的黎歌苗韵倍感怀念。

  1957年,刚成立不久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决定招聘一批民族文艺人才,深入到各县学校进行招考。由当时的歌舞团骨干,汉族音乐家谢文经带队来到保亭中学招考2名乐手。

  据王文华生前好友、黎族乐器传承人黄照安回忆,当时的王文华刚好上初二,听闻自己仰慕已久的音乐家谢文经来招考,天性活泼的王文华也跟随同学去凑热闹。报考教室里挤满了报名的学生,王文华从人群中猫着腰挤进去。坐在教室里的谢文经一眼看中了这个机灵的少年,把他叫过来问他会不会拉二胡。王文华给谢文经吹了一首唢呐曲,谢文经大为赞赏,当场拍定王文华通过考试。从此,这两名相差十多岁的青年,结下长达40多年的友谊。

  怀揣着歌舞团寄来的通知书,王文华陷入了矛盾之中。原来,王文华父母早早为他订了一门婚事,希望他完成学业后就回家成婚生子。而此时,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他瞒着家人,偷偷在学校办好手续,带着行李独自坐车到歌舞团所在地通什报到。

  在歌舞团,王文华先后跟从歌舞团乐师学习三弦琴和曼陀林演奏,并跟随歌舞团巡回演出,走遍海南岛的山山水水。黎族民歌、乐曲犹如浩瀚南海盛产的珍珠,熠熠生辉,采之不尽,让这个山区少年大开眼界。

  1959年,15岁的王文华被选送至广州音乐学院(后改为星海音乐学院)进修三弦专业,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又返回海口跟随歌舞团赴越南访问演出,期间应邀在越南传授三弦琴演奏技艺。

  1963年,王文华被选送至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三弦演奏家李乙教授,经过一年的学习,王文华演奏技艺突飞猛进。19岁的王文华正自信踌躇,准备返回歌舞团干出一番事业时,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这位年轻人的计划。

  “文革”期间,我国文艺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黎族民间音乐也难逃厄运,一时间万花凋谢,只能传唱、演奏革命样板歌曲。当时,王文华被下放到屯昌枫木干校劳动改造。艰苦的劳动生活并没有让这位文艺青年失去生活信心,反而是黎族民间艺术文化活力的消逝让王文华最为痛惜。

  立志传承民族文化

  1979年,十年寒冬过去,春风吹拂,民族艺术文化又开始萌出新芽。但此前十年,很多民间流传的黎族歌谣、乐曲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去世,逐渐消失在跌宕岁月中,往常每到傍晚、清晨闲暇时分,篝火通明,歌谣环绕的黎苗山寨里也逐渐沉寂。

  “当年为了振兴黎乐,我哥哥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支持村里八音队,至今每当回老家还有很多人会提起此事。”王文华弟弟王文京回忆道,为抢救在十年动乱中濒临失传的八音队,王文华把积攒下来的工资买了一批黎族竹木乐器带回村里,组织起一支新的传统八音队,寂静的小山村又重新热闹起来。

  1983年,广东民族歌舞团将迁至广州,王文华再一次站在人生抉择的路口上。随歌舞团到广州,将有利于孩子教育和未来事业的发展,选择留守海南就得到五指山去工作,意味着要坚守山区生活的清苦和与亲人离别之苦。

  经过一番激烈思想斗争,王文华选择了留下来,立志驻扎家乡,将毕生精力专注在黎族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上。1985年,他回到驻守在五指山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成为一名专职的黎族音乐作曲家。

  此时的王文华利用跟团下乡巡回演出的机会,深入到黎族山区搜集整理黎族民歌和器乐,人们又可以看到王文华拿着笔记本,扛着录音机奔走在黎苗山寨的熟悉身影。

  由于没有文字,黎族民歌、乐曲向来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流传,虽随意自然,但也容易断层消逝。王文华尝试利用国际音标注音,标注、采录民歌,并在搜集整理基础上先后创作了《海南岛,我可爱的家乡》、《开荒歌》、《欢迎您到五指山来》等300多首黎族民歌、乐曲,并参与编著了黎族民间叙事歌谣《甘工鸟》、《黎族音乐史》、《通什文史》等书。

  在王文华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代表作《甘工鸟》将民间代代流传的爱情故事,以四句式歌谣形式重新演绎,朗朗上口,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黎族音乐史》以生动、精确的语言将黎族音乐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特点都进行了追溯与总结。

  痴迷终生遗愿未了

  在王文华短暂的45年职业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岛的黎村苗寨,走千家访万户,靠着一个本子和一台录音机,把上千首民歌搜集整理成文字。

  大儿子王汗印象中的王文华,总是一副戴着眼镜,扛着录音机上路风尘仆仆的样子。“父亲每次出去采风归来,总为搜集到新的民歌而兴奋不已,常常一回到家就把同事、学生们召集起来,唱新学来的曲调,讲各种新搜集的民间俗语笑话,逗得大家乐不可支。”

  “他脾气谦和,从来不讲究论资排辈,只要你对音乐感兴趣,无论工人、农民,他都会把你当朋友。”黄照安,在上初二时自学制作木琴,因缺少琴弦无法制作完成,他鼓起勇气向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的王文华写信求助,王文华特意托人从上海带回弦线送给这位15岁少年,从此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成为忘年之交。

  黎族作曲家王兆京是王文华在海南省民族歌舞团的同事,曾多次与王文华下乡巡回演出和调研。当时乡下条件简陋,他们经常是带着简单的行李下乡,到村庄夜晚演出如果赶不回县城,就在野外驻扎,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每到一个村庄,王文华都能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和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唱交流。每当采风时搜集到新歌谣王文华就会兴奋得彻夜不眠,忘我整理创作,有时甚至半夜爬起来,写到天亮。“正是这种对音乐的执着痴迷,才让他从一个小乐手锤炼成为黎族文化大家。”王兆京说。

  由于常年下乡劳累成疾,王文华患有哮喘病和高血压,尽管家人一再劝说让他留家休息,但他仍坚持拖着病体下乡。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将黎族民歌按照5大方言区进行搜集整理,编纂成书,直至去世前一天,仍在为此文稿笔耕不辍。

  黄照安记得,在去世前一周,王文华还带着文稿特意从五指山赶到保亭,和他交流关于黎族打柴舞的创作者来源,两人同寝彻夜长谈。“没想到此次彻夜长谈,竟成了最后一别!”

  2004年5月30日,王文华在五指山家中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0岁。

  “音乐痴人”,是众多亲友对王文华一生的总结。他给世人留下的不仅是那上千首流传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还有为黎族音乐守护与传承呕心沥血的赤子情怀。

  (记者 孙慧 特约记者 黄青文 通讯员 余军军)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3d1d2edbe4c2b00a1c16441c05adffb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