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历史沿革

各有佳话的海南名亭

林芷羽 历史沿革 2013-07-17 09:07:00 0

  各有佳话的海南名亭

 

  海口府城文庄路上的丘濬塑像。 李幸璜 摄

  海口和文昌交界处大致坡镇的“约亭”,见证了丘濬和邢宥的友谊。 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海口灵山镇的“敦笃亭”。 陈耿 摄

  海南古代的名亭不少,仅琼州府城一带就有观稼亭、泂酌亭、知乐亭、二公亭、瑞莲亭、奇甸亭、乐耕亭、留耕亭和表贤亭等,不一而足,可惜这些亭子目前大多无迹可寻,重新修缮的观稼亭和泂酌亭现在位于五公祠内,已“变身”为展览场所。

  古亭存留至今者越来越少,就越显得珍贵,通过寻访这些亭子的踪迹,不但可以抚古问今,还能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体味他们内心的细腻。

  清末民初的海口地图上,标识着从今天的海口人民公园至府城一带,分别有一里亭、二里亭、三里亭……七里亭,一里一亭,好比现在的城市公交,一站路一候车厅,只是世事变迁,它们的确切位置已无法确认了。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子的功能本是供行人歇脚之用,一般建在道路旁边,富有亭观景、景亦亭的园林艺术。

  古代约亭之外,海南各地原本还有不少纪念先贤或供行人歇脚的亭子。

  然而,岁月流逝,或因风雨侵蚀,或因人为毁损,现今海南的古亭已是寥寥可数。但因“约亭”牵扯出的海南其他的亭子,无论其造式如何,却各有佳话。

  不是约亭的“约亭”

  海南现存一座名曰“约亭”,没有传统约亭功能的亭子,一直为学术界争论。然而以此亭为载体流传的一首“与君相送到葫芦,酒在葫芦不用沽;共饮一杯辞别去,君行西去故人无”,世代传颂着文渊阁大学士丘濬与邢宥两位海南先贤的友谊。

  在海口市大致坡镇南端800米处的琼文公路东侧,有一座“约亭”呈八角形,置葫芦顶,通高九米,钢筋混凝土和琉璃瓦结构。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乡贤王国宪与当地乡亲捐资修建,2000重修,《文昌县志》记有此事。当年建造时便以“邢、丘饯别纪念亭”为目的,并名为“约亭”。

  海南知名文史专家蒙乐生坚持此“约亭”不能归在“宣讲圣谕乡约的场所”之列,并推断了它的由来。

  从正统五年(1440)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近600年风雨岁月,山川地理已发生巨大变化。当年,新修的琼文公路横穿琼文交界处两县民众集市的墟镇,新修的亭子恰好就建在路边。凑巧的是,这个墟镇就叫“约亭圩”,不过如今已改为“大致坡镇”。纂修于1999年的《琼山县志》载:大致坡镇,建于明代,原名“约亭”。

  而诗中所指“葫芦”,即葫芦铺,是明代乡村铺舍,位于葫芦村口古道边。《邢宥年谱》记载:明正统四年(1439),丘濬“补郡庠子弟员”,并与邢宥“案首订交”。次年,丘濬到水吼村拜会“谊兄”。邢宥有《寄葫芦族人》诗:“卜筑葫芦境最幽,竹篱茅舍似荑茜。身多暇日琴随鹤,意得当年剑换牛。泉石愿依山作主,簮缨不羡世封侯。头因无事齐齐白,真是罗浮隐者流。”

  葫芦村离“约亭”有四五里地,邢公对葫芦村情有独钟。600年前,大致坡一带人烟稀少。虽然邢、丘饯别的葫芦村还在,葫芦古道还在,但相送和“葫芦铺”无疑是乡土海南颇负盛名的人文遗址。

  邢宥、丘濬同生琼州,同朝为仕,气节相尚,成为至交。成化六年(1470年),邢先诏准致仕,隐居家乡文昌。十年之后,丘濬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曾多次到文昌探望邢公,邢公也每每相送。守孝期满,丘濬还朝,邢宥以依依不舍之情送别丘濬,丘濬到葫芦铺,便写下了这著名的《送丘仲深至葫芦口占》。

  两公的深厚友谊与高尚情怀,“敦薄俗而存古风”,建亭如见贤思齐,激励后人有所作为,奋发图强。因此,邢宥、丘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约亭”,也不仅是一段友谊佳话,更是永垂不朽的琼州人文史诗。

  丘公“施茶亭”

  海口市石山镇有座“施茶亭”,附近有个施茶村。

  取道海口绕城高速,从火山口世界地质公园出口处拐向连接园区和海榆中线的老路,施茶村北面公路边便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施茶亭”。

  当地年轻一代也说不明这就是“施茶亭”,是否与丘濬有关,更是无从知晓。直到看清了亭额上书“迈宝仙井纪念亭”,亭柱对联:迈祖吕仙留鞭影,宝山古井涌德泉。原来此亭源自一个传说。

  亭子的西面是一座小庙宇,庙堂内除了神像,还在后墙壁画中描绘着吕洞宾牵马向民妇讨水的故事,旁边有诗注解:“日落西云山,马思解渴甘。妇济坛中水,仙津迈宝泉。”更说明了此亭此庙此井的来历。传说中的吕仙指引迈宝所挖的仙井就在不远处,早已废弃多年。

  而我们要找寻的丘濬所建施茶亭已荡然无存。《琼山县志》记载:“施茶亭在县西三十里许,其地无憩息所,往来苦之。明大学士丘濬因卜葬母,曾经其地,建亭施茶水以济行人。‘施茶铺’之名实缘斯起。”

  明成化五年,海南进士、户部尚书丘濬在京收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回乡守孝。据说丘母便葬在石山一带,在去往墓地的路上要经过此官道。当时道上虽商贾学子络绎不绝,但是人烟稀少,炎炎烈日无一处休息喝水的地方。丘濬心生怜惜,捐资建起了一座凉亭,又雇人长期在此烧水施茶,普惠路人。渐渐地,施茶亭旁多了些小商铺,又慢慢形成一个辐射周边的小集市,名称沿用丘公所建的施茶亭,称为“施茶铺”。再后来,铺变成了村。

  无论吕仙指泉还是丘公慈孝所得的施茶亭,最终留给后人的,还是“广施善德”的优良传统。

  “中山亭”和“敦笃亭”

  在海口市境内,还有两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亭子,一为纪念孙中山的“中山亭”,一是为纪念钟实卿的“敦笃亭”。

  中山亭是府城唯一幸存的八角古亭,位于府城北隅,在旧镇总兵署后院200米的位置上。该亭坐南向北,原为玉皇庙前亭的拜亭,民国十四年(1925年)移建今址。玉皇庙始建宋代,历代均有修葺,它原是“海南第一禅林”古建筑群中的佼佼者之一,后因年久失修,遂将其拜亭的建筑材料移建为中山亭。其造型风格保持了清代的建筑特点,外观呈八角形,三重飞檐攒光顶,通高7米,檐角饰以绿色的琉璃鸱吻。

  其亭北面花格上,有一块木匾,长约80厘米,宽30厘米,上写“中山亭”三个大字,为隶体浮雕金字,以表达海南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缅怀。1984年琼山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一新,并在右翼兴建一座仿清格调的通廊,并与亭之左前侧的“毋忘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构成点线式的整体布局。如今中山亭及周边围建起街市府城中山亭公园(三角公园),成为“老年室外休闲中心”。

  为纪念钟实卿先生而建的敦笃亭坐落在灵山镇福同村附近的公路边,该亭坐东向西,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亭为平顶楼台式的近代建筑。四面透风,建筑面积122平方米。亭门正中立一匾,上有康有为为建敦笃亭而撰写的序。门左右的方形石柱上镌刻着康有为拜祝钟实卿长寿的亲笔手书对联:“布德行慈,福田有钟,仁者必寿;博施济众,明月出胎,才子克家。”在亭内的石柱上,还有当地名人为颂扬钟实卿先生而作的对联。

  据《琼山县志》记载:“钟实卿生于道光庚戌年(1850),卒于宣统二年(1910年),系琼山县灵山镇福田村人,从小有志于出门经商,航海远游,行迹遍于日本、东南亚一带,了解国外的商业、科技,研究律学和英文,他还乐于拯困济穷。”(文\记者 刘 贡)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lsyg/64ca6bbd421f78cc98758d53576aa6ed.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