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明代黄氏父子进士世家:琼州六百年书香名第

省政府网编辑部程守满 文化节庆 2012-12-24 16:12:00 0

[!--pagetitle--]

民国五年(1916)重修的《黄氏家谱》。

[!--pagetitle--]

福建莆田黄姓族谱资料中的黄重画像。

[!--pagetitle--]

海口灵山镇琼岛村的“黄氏重公祠”

 

  明清两代,海南先后诞生了6对父子进士,其中明代的黄显和黄弘宇便是其一。

 

  黄显和黄弘宇父子的先祖黄重,于1412年渡海赴任琼州“抚黎知府”,卜居海南,人文蔚起,后代不乏名科,举人、贡生更是不胜枚举。黄重后人与海南先贤海瑞、郑廷鹄、张岳崧等人关系密切,或姻亲,或至交,相互吟咏题赋,留下了兼具文学和历史价值的篇章,被收入族谱、方志或文集之中,后世细细读来,前尘往事犹如在目。

 

  黄氏渡琼始祖有多位,但就古代科考功名的成就而言,黄重一脉最让乡人引以为荣。引用清人张岳崧的话:“嘉靖、万历间,巍科甲第,相望不绝。而以名儒筮仕,殁而祭于社者,有如暾江(黄显的号)公及燕石(黄弘宇的号)、越石(次子黄弘宪的号)二公,其他乡荐、明经,指不胜屈,乡人荣之。”

 

  沧海断地脉,天堑是险途。

 

  窄窄的琼州海峡对于现代交通工具飞机和轮船,自然轻易就能穿越,但在古代却是一道让人畏惧、夺人性命的天险。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临高知县杨址带着数百名儒生渡海赴雷州,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岁试,船至半途突遭狂风巨浪,连同县令在内悉数葬身海峡。万历四年(1576),定安人、南京礼部尚书将此事上报朝廷,后经皇帝恩准,岁试改在府城,琼州学子从第二年起不再冒险渡海。这便是王弘诲造福桑梓的“奏考回琼”事件。

 

  据黄氏族谱资料记载,此前的永乐壬辰年(1412),原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曾任广东阳江知县、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和奉政大夫的黄重(1371-1441,洪武三十三年即1400年进士)携妻带儿来到海北,准备蹈海南下,上任“抚黎知府”,但夫人柯氏惧怕海涛,在登船之际退却,返回故里,黄重则与二子河清、河济入琼。黄重致仕后一度卜居府城南门外,后又落籍东河“下东岸图”。

 

  始祖黄重:赴任抚黎知府

 

  搜集、整理了大量海南历代进士资料的王俞春先生,多年来一直想查知“下东岸图”的黄显和黄弘宇父子家在哪里,从字面判断,应在南渡江东岸,但却无法知晓具体村庄。直到今年初,海口市云龙镇坡仑村的黄缵权、黄缵其兄弟抱着族谱,找到王俞春核实史料时,这对黄家父子进士诞生的村庄方才水落石出,即南渡江东岸的海口市灵山镇林昌村委会琼岛村,原名“抚岛村”,现在当地老百姓口头上仍用此名。

 

  海南日报记者查阅府城下坎社区桂林坊居民黄缵荣珍藏的民国五年(1916)《黄氏家谱》,得知其渡琼始祖为黄重,是带着特殊使命上岛的,“永乐壬辰年再擢琼州抚黎知府,在琼惠政甚著”,但黄重在海南具体做了哪些造福百姓的事,谱中没有更多文字。不过,记者妄自揣测,黄重应是“抚岛村”的开村祖,而且与他的职责———“抚黎”有关。

 

  相信读者对“知府”这一官名并不陌生,但对“抚黎知府”恐怕就鲜有知晓。查海师大李勃教授的《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方知永乐四年(1406),琼州府添设“抚黎知府”一员,专职抚黎,不干预州府政事,首任“抚黎知府”为前任梧州府通判刘铭,此后各峒各寨黎首陆续归顺朝廷。永乐十年(1412),刘铭卒于任上,黄重继任。

 

  顺便一提,“抚黎知府”一职因府权冲突,产生不少弊端,故仅存在23年,便于宣德四年(1429)被朝廷革除,因而鲜为后人所知。当然,那是黄重之后的事情了。

 

  黄重卸任后,见琼山民风淳朴,便定居了下来。600年来,其后人已传至27代。黄缵其称,先祖黄重后来续娶了汪氏,又生一子河源,黄河源的后代现居文昌;黄重次子河济乏嗣,河清与河源的后人共有7000多人,散居在海口、文昌、定安、屯昌等地的103个村庄。

 

  黄重的续弦汪氏是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国子监助教、学正汪从周(琼山人)的女儿,汪从周还有一个女儿嫁给攀丹村的唐瑶,唐瑶是王佐的外祖父。建文(1399-1402)末年,时任河北金乡知县的唐瑶因拒绝跟随燕王朱棣(后来的永乐皇帝)“靖难”,被贬戍边,年幼的次女唐朝选(王佐母亲)便由外祖父汪从周养育。

 

  贤惠林氏:成就父子进士

 

  今天的“抚岛村”仍有黄重后代,村边有座2008年重修的宗祠,规模甚是宏大,有三进之多。宗祠右侧立着一块落款为“光绪十四年(1888)”的《重建宗祠碑记》,算起来距离那次重修整整120年之久。600年间,黄重的子子孙孙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陆陆续续迁往其他地方,而这个家族最杰出的人才,也正是出自琼岛村。从海瑞的一篇文章,可以了解到父子进士黄显与黄弘宇的故事。

 

  “余与暾江公共籍琼山,居址去不十里许,恭人林氏之贤闻之矣。”海瑞在《黄恭人林氏墓志铭》中写道,自己所在的金花村和黄显的“抚岛村”相距不过十里左右,对其夫人的贤惠之名早有耳闻。黄弘宇在母亲林氏去世后即将下葬之时,给了海瑞一份母亲的行状,请他撰写墓志铭,海瑞便据实写了林氏的事迹。

 

  原来,黄显的父亲黄通与同里的“高士”林翁是莫逆之交,某日带黄显出门跟林翁见面,林觉得黄显是个奇才,当即表示将女儿许配给他,但其妻冯氏并不愿意以富家之女下嫁贫士,日夜絮叨反对,然而林翁不改初衷,不图丰厚的彩礼,林氏也深知父亲的切切心愿和长远眼光。

 

  过门后,林氏虽然生活困顿,“脱富而贫”,却同甘共苦,持守“从夫之义”,从来不因鸡毛蒜皮的事情分散丈夫黄显的向学之心。家里有位小姑,性情刁钻难处,林氏却能与她朝夕共处,反得婆婆欢心。

 

  海瑞认为,正是因为“暾江得有恭人之后,不徒外有亲师取友之资,抑且内无高堂奉养之缺”,所以25岁时(嘉靖元年,1522)便中举人,19年后又登进士第。黄显登科后并未马上得到官职,生活还是像以前那样清贫,但林氏安于现实;4年后,黄显才被授予“西曹主事”,由于没有外差,住在京城,因此衣食都成问题,林氏也毫无怨言。

 

  嘉靖二十九年(1550),黄显出任临汝(今河南汝州)刺史,俸禄二千石,生活由此大为改观,林氏却不为所动,还跟仆役一起种菜织布,有人的确看不过去,说她是“秀才小家”。

 

  黄显晚年放纵自我,任性而为,林氏又整饬家风,操持内外,谨小慎微,井然有序。海瑞不由得叹道:“以一妇人而天资近道有如此!”

 

  黄显的长子黄弘宇,嘉靖三十八年(1559)也成进士,次子黄弘宪为举人。黄弘宇曾说:“家有严君,父母之谓。”他所理解的“严君”,不单是父亲,还有一位勤俭、谦恭的母亲。

 

  因此,海瑞断言:黄显和黄弘宇父子能够齐名乡里,让人称道,离不开林氏之功。

 

  黄显是黄重的七世孙。

 

  先贤诗文:见证书香门第

 

  “栗里驰声誉,云霄振羽翰。久闻夸宅相,近喜拜儒官。京国离樽尽,江关别思难。曙莺花里听,烟柳雨中看。越徼春光偏,闽山夕照残。落潮迎去棹,飞絮送归鞍。廨字临仙水,弦歌出杏坛。明时宜讲道,莫厌旧毯寒。”这首题为《送萧克深之仙溪诗》的五言排律,是黄重唯一的遗世之作,离情别意,婉约感人。

 

  在黄光明珍藏的民国《黄氏家谱》中,有多首黄弘宇的诗作,却未见其父黄显的诗文,倒是收录了同乡进士郑廷鹄的《送抚州暾江之任序》,是黄显到抚州(今属江西)上任知府前,郑廷鹄的一番勉励话语,因为抚州民风剽悍,民众好事,不易管理,以往官吏大都严刑以待,但郑廷鹄希望黄显以德治之,怀化民风。

 

  “余生也晚,不获见诸公。然先祖及先君子居琼时,与黄接比,余方总角,先君子述所闻暾江公乔梓科第事为训,余聆而慕之。”张岳崧应黄重裔孙、好友黄沙阳之请而撰写的这篇《黄氏族谱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黄显、黄弘宇父子声名远扬,持续到了清代中后期。

 

  张岳崧在序文中还提到黄家为书香门第,不乏硕学之士,尤其是“沙阳以文雄,数冠琼军”,自己的文章也曾受黄沙阳的父亲黄淡宁点拨、指正。(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通讯员 张玉洁)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4db70a6466cc6e1feff7846f68251d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