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文化节庆

唐朝来客的千年古冢

胡玉迎 文化节庆 2012-05-28 12:05:00 0

韦执谊像。

海口市龙泉镇雅咏村韦执谊墓。苏晓杰 摄

海口演丰镇龙窝坡吴贤秀墓。陈耿 摄

符元生像。

文昌龙楼镇陈笠村符元生墓。 苏晓杰 摄

 

  虽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汉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坟茔,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在海南岛,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而寻访的过程不啻为一次次怀古之旅,因为每位墓主的人生际遇都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命运故事,或许还能对今人处世有些许启迪。

 

  人生百年,恍如白驹过隙;即使是一千年,也飞度似箭。

 

  虽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汉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坟茔,最久远的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而即使是唐墓,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吹雨打。

 

  在海南岛,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尽管墓地附属设施不多,但寻访的过程不啻为一次次怀古之旅,何况每位墓主的人生际遇都充满传奇色彩,他们的命运故事,或许还能对今人处世有些许启迪。

 

  这三位古墓的主人,三位唐朝来客,入琼的缘由都不一样。

 

  户部尚书吴贤秀之墓

  日前,记者邀上海南省史志办退休干部、82岁的吴运秋先生,一起驱车前往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龙窝坡,造访其祖坟———吴贤秀墓。在一片地势较高的红土坡上,那座古味十足的墓葬煞是显眼,由于四周有高大的橡胶林,墓园显得无比静谧。

 

  墓园由拜亭、墓碑、刻有楹联的一对石旗杆,以及石坟等部分组成。石坟在地上的平面为六边形,自下而上垒了9层玄武岩长方体石块,边长逐渐变小,每个立面都是梯形,墓顶填土,长着几株兰草。

 

  “除了坟墓本身没有受到破坏和发生变动,其他部分都是最近20年间新建的。”吴运秋说。如此说来,吴贤秀的石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代遗迹。那么,墓主的身份是什么呢?

 

  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琼州《吴氏族谱》记载,吴贤秀字敬之,号壶邱,福建莆田人,生于唐代天宝元年(742年)。乾元二年(759年),吴贤秀考中进士,曾官至户部尚书,后致仕还乡。永贞元年(805年),由于莆田发生兵乱,吴贤秀便带上顺宗皇帝李诵敕赐的4面铜牌,与3个儿子来琼,居住在南渡江东岸的都化村(今海口市灵山镇桥东村委会张吴村)。元和二年(807年),吴贤秀去世,终年66岁,葬于牛栏坡,即现在的龙窝坡。

 

  吴贤秀墓原貌应是怎样的,今人已不得而知。按清光绪三十三年《吴氏族谱》的记述,其墓多次“历久崩坏”,到了明代,吴贤秀的三十世孙、进士吴会期重筑石冢,重立墓碑,墓前还列有石牛、石马、石人,后来又再次毁坏。

 

  清代嘉庆年间,吴贤秀裔孙吴大任邀集各县兄弟重修祖坟,在墓的四围砌石,左右置有两尊石狮,前方横列石栏杆,外竖一对石旗杆,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竣工。

 

  海南省博物馆考古专家王育龙说,由于尚未对吴贤秀墓进行科学的发掘,它的形制、布局、埋葬规格以及随葬品状况等,目前仍不清楚,还需进一步探讨。

 

  宰相韦执谊葬身之所

 

  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西南约一公里处的韦执谊墓,坐落在一道火山岩山梁之上,前方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空气里弥漫着夏季的气息。墓碑上的文字“唐始祖赐进士 翰林院礼部尚书 延英殿丞相 考讳执谊号文静公 杜夫人 范夫人墓”,鲜艳夺目,看得出前不久清明时重新描红了。

 

  韦执谊墓园约一亩大小,周边砌起齐腰的石墙。墓主的石墓位于台地正后方,高约两米,与吴贤秀墓一样,地上截面也是六边形,自下而上共有6层玄武岩石砖,逐渐收分,顶部覆盖碎石和片石;墓的左右两侧分别是韦执谊两位妻子杜夫人和范夫人的石坟,长方体棺椁,也是地面葬,但规模要比主坟矮小得多。

 

  从韦执谊的墓碑上,可以得知其坟茔是清代光绪丙午年即1906年重修的。雅咏村的韦氏后人称,最近一次修葺墓地是在2005年,距清代那次整整100年了。

 

  韦执谊出身京兆(今陕西西安)官宦世家,是唐朝德宗、顺宗和宪宗时期的名臣,曾官至左丞相,因其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并力主改革,以至于在政治斗争中遭到排挤,与他一起先后遭到打压的还有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元年,也就是吴贤秀入琼的那一年,韦执谊被贬为“崖州司马”;元和七年(812年)病逝于贬所,葬于今址,迄今整整1200年。815年,皇帝下旨为其平冤昭雪,那时他已辞世3年。

 

  韦执谊谪琼期间,意志没有消沉,而是励精图治,为民办了不少实事,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在任上主持修筑“岩塘陂”和“亭塘陂”,蓄水和引水灌溉万顷农田。这两个塘陂还沿用至今,不过已被改称为“旧沟”和“新沟”。清代海南探花、著名书画家张岳崧曾撰一联赞颂韦执谊:“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

 

  “从韦执谊墓园的形制来看,已经没有唐墓的特征了,而是融合了琼北地区墓葬的特点,如大量使用玄武岩石材等。”王育龙认为,“按他的级别,如果他当年能够归葬长安,完全可以入葬皇陵,埋在先皇的旁边。”

 

  中书令符元生之孤坟

 

  文昌铜鼓岭南麓有个陈笠村,村子前方200米有一大片的水田,水田之间有片地势不高的坡地,坡地林木和灌木茂盛。在几棵大树底下,有一座低矮的封土圆锥形坟茔,坟前有一高约1.2米、宽约0.6米、厚约10厘米的石碑,其上中间直书阴刻“唐始祖参议中书令符元生公墓”,左侧没有立碑时间等落款信息,右侧有几行小字:“公字安行,乃渡琼始祖也,缅其生平,抚黎有勋,封侯世袭,振琅琊之英声,蕃琼岛之氏族,稽谱牒,虽纪其芳溯土封,尤怀其德职是修……赐进士出身即用知府邱对欣拜撰。”

 

  墓碑后方有一断裂成七八块的残碑,与前者文字基本一致,只是多了落款———“清光绪十四年冬吉旦、宗孙福礼同众重修。”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估计前方的墓碑是符氏宗亲后来依据残碑的内容重新树立,但残碑上有一段符元生的简介文字,已经难连成句,在新碑上并未得到重现,新碑也没有落款,不知何故。倒是两块碑上都有邱对欣所撰的文字。邱对欣,何许人也?

 

  据查,邱对欣祖籍广东大埔,祖父邱殿章是乾隆年间的举人,中举后渡琼任琼州府学教授,落籍琼山,后代住在今天的海口市城西镇高坡村。邱对欣的父亲邱将瓒也是举人出身,曾任广东电白教谕。

 

  按王俞春《海南进士传略》一书介绍,邱对欣于清道光年间考中进士,当过直隶东光、柏乡(都在今河北)的知县。邱对欣在职9年间,政简刑清,爱民若子,公务之余到学宫为生徒讲学,谈艺论文,当地士民对他爱戴有加。邱对欣后来升任知府,但恰逢母亲去世,便辞官南归,行李中除万卷图书外,两袖清风。回乡后,已近六旬的邱对欣以教书为业,先后主讲琼台和雁峰等书院10多年。符元生的墓碑铭文,估计是邱对欣年老时应符氏族人之请而撰的。

 

  符元生的封土墓坐东朝西,包括前方的空地,占地面积约在55平方米左右,周围有矮墙环绕,看上去较简陋。带领记者踏访该墓的文昌市博物馆馆长黄志健说,当地人都把坟墓边的矮墙称为“墓围”。同行的海南大学社科中心研究员阎根齐解释道:“用矮墙将坟墓围起来,所形成的空间被称为‘罗堂’,这种现象在海南的墓葬中很常见,一般是前低后高,且前面正中间留有开口,以便树立墓碑和后人扫墓时行走;‘罗堂’在形式上圈定了墓主的‘领地’,别人就不好在其中葬墓了。”

 

  据《符氏族谱》记载:符元生,字安行,原为河南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唐大顺二年(981年)因来琼抚黎,落籍文昌县,被族人奉为迁琼符姓始祖。(记者 陈 耿)


海南人才服务网(微信号:WeiLai-YQF)

助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
海南亿企发商务有限公司
代办人才落户,代办工商执照,代理记账,商标专利

•海口公司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五指山南路国瑞城写字楼南座1202室

电话:0898-88332593

邮箱:52235227@qq.com

 

•三亚公司

地址:海棠区陶然湾1栋

电话:0898-88810199

邮箱:52235227@qq.com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s://www.hnhlw.cn/lsrw/whjq/790550ad8288116b7492ed832118648f.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 网站地图 |

网站备案号:

琼ICP备19000951号-14 | 琼ICP备19000951号-20

Powered By 海南在线资讯平台 海南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